就业风云榜
月薪20k ! 同样是应届生,他们是怎么做到的?! 来源 : 华清远见     2025-04-15

25届毕业季还没来,就业市场的警钟早已敲响!

2025年,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攀升至1222万,若再加上归国留学生,总人数将超过1250万,创下历史新高。

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,202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为1222万人,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成为重要目标,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十分突出。

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岗位增长逐渐放缓,而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兴领域却面临着显著的人才缺口。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。

这种行业需求的分化,使得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需要更加谨慎,要充分考虑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。

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,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匹配度要求越来越高。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,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。同时,毕业生在求职时,也会更加关注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,这些都成为求职时的核心考量因素。

为什么会出现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?

(一)实践经验匮乏

没有实习经历、未参与科研或技能竞赛的学生,在求职时往往容易被淘汰。

例如,工科生如果缺乏项目经验,企业培养成本就会较高,因此更倾向于招聘具有即战力的毕业生。同样,理科生如果仅凭课业成绩,缺乏实践转化能力,也难以满足科技类企业的需求。

因此,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应该积极参加实习、科研项目和技能竞赛,积累实践经验,提升自己的竞争力。

(二)职业规划缺失

目前,盲目跟风考研、考公的现象较为普遍。数据显示,五年内考研报名人数暴增两倍,但部分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,最终沦为“考公考编炮灰”。

职业目标的模糊,还会导致毕业生在求职时处于被动地位,错过一些重要的求职机会,如春招黄金期或基层项目(如“三支一扶”“西部计划”)的报名窗口。

因此,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尽早进行职业规划,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。

华清远见可以为你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,简历优化、面试模拟、企业直招、就业跟踪等可以全流程帮你跨过名企大厂的求职门槛。

(三)信息收集能力不足

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,仅依赖校园招聘或同学推荐,忽略了国家人社部、地方政策(如西藏发布3.8万个岗位)及优质招聘平台(如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)的信息,从而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。

因此,毕业生在求职时,应该拓宽信息渠道,关注各类招聘信息,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。

及时认清当下的就业环境,对于即将毕业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,这不仅关系到我们能否顺利找到工作,更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。

那么,大学生该如何认清当下的就业环境呢?

一、了解就业形势

2025年1222万的全国高校毕业生涌入市场,求职就业异常激烈。

毕业生不仅要面对数量庞大的同届竞争者,还要同往年未就业人员、有工作经验的失业人员共同竞争,供需矛盾突出。

同时,部分行业岗位减少,如受房地产影响的建筑类岗位,而新兴产业虽有机遇,但对技能要求更高。因此,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,增强就业信息的敏感度和获取能力。

二、关注行业与岗位动态

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数字经济等发展迅速,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。

但传统产业岗位减少,且对劳动者技能要求发生变化,如制造业引入自动化后,催生了智能制造工程师等新岗位。大学生需关注行业趋势,调整职业规划,寻找新兴领域的切入点。

三、合理规划职业路径

大学生应结合自身兴趣和市场需求,明确职业目标。对于竞争激烈的热门行业,可考虑提升自身“不可替代性”,如成为复合型人才。

同时,关注政策扶持,如创业补贴、求职补贴等,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深造、灵活就业或创业。

四、调整就业心态

面对就业压力,大学生需保持积极心态,避免过度“求稳”或“慢就业”。同时,要认识到就业市场的动态性,灵活调整职业规划,积极适应市场变化。

同学们,认清当下的就业环境并非一蹴而就,需要我们在大学期间主动去了解、去实践、去调整。

只要我们努力提升自己,积极应对挑战,就一定能够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

尽管现在的就业环境充满挑战,但总有些身影能逆势突围——当同龄人还在为简历石沉大海而焦虑时,有一群年轻人已经手握多个高薪offer从容抉择。

他们并非天赋异禀,只是更早洞见了时代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密码,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精准锚定了自己的价值坐标。

华清远见3月就业学员信息如下,最高薪20k,平均薪资在10.9k左右,就业率超90% 。

扫码申领本地嵌入式教学实录全套视频及配套源码

上一篇:嵌入式软件可以干多少年?

下一篇:没有了

400-611-6270

Copyright © 2004-2024 华清远见教育科技集团 版权所有
京ICP备16055225号-5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2025203号